2025年7月6日,浙江大學徐娟教授團隊在New Phytologist期刊發表了一篇題為“A DELLA-ANAC106 reciprocal negative feedback circuit modulates gibberellin homeostasis to regulate male fertility in Arabidopsis"研究論文。該研究借助DAP-seq技術揭示了擬南芥中DELLA-ANAC106雙向負反饋回路調控赤霉素(GA)穩態以維持雄性育性的分子機制,為植物生殖過程中植物激素調控提供新范式,也為作物遺傳改良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和潛在靶點。
文章主要內容
研究背景
花粉形成是開花植物繁殖的關鍵,其發育與花藥絨氈層(最內層細胞)的精準調控緊密相關。絨氈層需通過程序性細胞死亡(PCD)為花粉提供營養,提前或延遲降解均會致花粉敗育。赤霉素(GA)的劑量與合成位置對花粉發育至關重要:GA缺陷突變體(如ga1-3)花粉發育停滯,過量GA也會引發雄性不育,足見GA穩態是育性核心調控因素。
GA通過結合受體GID1降解DELLA抑制蛋白激活信號,擬南芥中DELLA蛋白(如RGA、GAI)是花藥發育關鍵抑制因子,其突變會致不育。雖GA代謝通路已明晰,但花粉發育中GA水平調控的分子機制仍不明,且NAC轉錄因子家族在該過程中的作用未知。
研究結果
研究發現AT3G12910受MPK3/MPK6激活上調,經鑒定為新NAC轉錄因子ANAC106。為研究其功能,作者構建了ANAC106過表達株系(OE),發現高表達株系嚴重矮化無花序,中等表達株系表現為雄性不育,無法形成可育角果。亞歷山大染色顯示,OE株系花藥無可育花粉;野生型花粉授粉可使OE株系結籽,表明其雌性器官功能正常。GUS染色顯示,ANAC106在幼嫩花藥中高表達,表明其在雄性生殖過程中的特異性作用。作者進一步構建了ANAC106-EAR顯性負性株系,發現EAR株系與OE株系表型相似,均表現為雄性不育,花藥成熟花粉極少;且自身啟動子驅動的該株系也不育。綜上表明,ANAC106過表達與抑制的正常功能與均會導致擬南芥雄性不育。
圖1. 過量表達ANAC106導致擬南芥雄性嚴重不育
圖2. 顯性負調控ANAC106同樣會導致擬南芥雄性不育
為探究OE和EAR株系雄性不育機制,作者觀察不同發育階段花藥半薄切片,發現與野生型相比,EAR株系花藥第9-10階段絨氈層降解延遲,第9階段絨氈層肥大、小孢子降解,第12階段花粉敗育;OE花藥絨氈層發育不良且降解提前,第9階段無完整絨氈層,第10階段降解,第11階段花粉敗育。相關基因轉錄水平檢測顯示,DYT1、MYB35(TDF1)等絨氈層發育基因,在OE和EAR花序中表達均較低;絨氈層降解相關的CEP1、PASPA3基因在OE中表達顯著高于野生型,EAR中CEP1表達降低。綜上表明,ANAC106是花藥絨氈層細胞程序性降解的重要正調控因子。
圖3. 過表達和顯性負抑制對ANAC106在擬南芥花粉中的發育具有相反的影響
為鑒定ANAC106在調控絨氈層降解中的直接靶基因,通過DAP-seq鑒定出10665個潛在結合位點,核心序列為“MRRYGSCGTNDHNDHNMCGBHRH",該CGT(7n)MCG基序與已知NAC成員保守,且發現ANAC106結合GA3ox2啟動子與GA3ox4第1外顯子。GO富集分析顯示赤霉素代謝基因富集。同時作者構建了DEX誘導型株系,發現DEX處理致花發育缺陷及雄性不育。RNA-seqGO富集分析顯示,均富集赤霉素生物合成過程調控,且僅赤霉素處理上調ANAC106表達。EMSA、qPCR和雙熒光素酶實驗進一步證實了ANAC106結合并激活GA3ox2/4表達。此外,還發現ANAC106還靶向GA2ox1。綜上表明,ANAC106可能通過靶向赤霉素合成與失活基因調控活性赤霉素平衡。
圖4. ANAC106直接調控擬南芥赤霉烯(GA)代謝相關基因表達
為驗證ANAC106對活性赤霉素(GA)水平的調控作用,作者通過UHPLC-MS/MS檢測相關轉基因株系,結果顯示經DEX處理的OE株系活性GA含量顯著升高,EAR株系GA水平略低或與野生型持平,表明ANAC106雙向調控GA合成與失活。Westernblot結果顯示,OE株系中DELLA蛋白(RGA、GAI)豐度顯著降低,EAR株系中DELLA蛋白積累;DEX誘導ANAC106表達可促進RGA/GAI降解,且蛋白酶體抑制劑MG132能抑制該過程,表明ANAC106通過GA依賴的泛素-蛋白酶體途徑降解DELLA。作者進一步構建MYC-GAI轉基因株系并與GVG:ANAC106雜交,發現DEX處理的雙轉基因株系MYC-GAI水平降約50%,且降解同樣依賴泛素-蛋白酶體途徑。此外,OE株系不育表型與rga/gai雙突變體相似,OE花序中RGA豐度降低、EAR株系中升高,進一步表明DELLA蛋白參與ANAC106調控的花粉發育。
圖5. ANAC106正向調控擬南芥中生物活性赤霉素(GAs)的水平,并負向影響DELLA蛋白的豐度
為進一步探究ANAC106與DELLA蛋白的關系,作者構建了兩個RGA-eYFP轉基因株系(分別由絨氈層特異性LTP12啟動子和花粉特異性LAT52啟動子驅動),并與ANAC106-OE株系雜交獲得雙轉基因株系。結果顯示,兩種雙轉基因株系的不育表型均顯著恢復:可產生可育角果。亞歷山大染色顯示花粉活力大幅提升,半薄切片顯示絨氈層提前降解缺陷得到改善。以上結果表明,在ANAC106調控的花粉發育基因網絡中,DELLA蛋白在下游發揮重要作用。
圖6. ANAC106通過赤霉素(GA)-DELLA通路調控擬南芥雄性生殖力
酵母雙雜交(Y2H)實驗結果顯示,擬南芥5種DELLA蛋白中,除RGL1外,其余4種均能與ANAC106相互作用。免疫共沉淀(Co-IP)結果進一步證實,RGA和GAI在體內可與ANAC106蛋白相互作用。進一步分析發現,RGA和GAI均與ANAC106的N端區域(含DNA結合結構域)相互作用,而不與C端相互作用。隨后,作者在擬南芥葉肉原生質體中進行了瞬時表達實驗。結果顯示,ANAC106可激活GA3ox2、GA3ox4的熒光素酶活性,而RGA或GAI可劑量依賴地抑制該活性。綜上表明,DELLA蛋白與ANAC106的相互作用以劑量依賴方式抑制ANAC106的轉錄活性。
圖7. DELLA蛋白抑制ANAC106的轉錄活性
本研究揭示擬南芥中DELLA-ANAC106雙向負反饋回路調控赤霉素(GA)穩態、維持雄性育性的機制:新發現的NAC轉錄因子ANAC106可激活GA合成基因(GA3ox2、GA3ox4)以提升活性GA水平,促進DELLA蛋白降解;而DELLA蛋白(如RGA、GAI)則以劑量依賴方式與ANAC106互作,抑制其轉錄活性,避免GA過量。ANAC106過表達(功能獲得)致絨氈層提前降解,顯性負抑制(功能缺失)致其延遲降解,二者均引發雄性不育。該回路通過自我校正實現花藥GA時空精準調控,為植物生殖激素調控提供新范式。
圖8. DELLA-ANAC106反饋回路調控擬南芥花粉發育的功能模型
上一篇 : EMSA探針設計指南:從結合位點預測到特異性探針設計
下一篇 : Riboseq研究思路解析-植物領域篇